中国摇滚乐简史
2013年03月08日

这是最好的时代,这是最坏的时代。开篇明义,让我们来说说我们正身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,我是说,跟摇滚乐有关的那部分。

  先说说不好的部分吧。此时此刻的中国充斥着愚蠢、焦躁、急功近利、商业融资和微博。因为互联网,虽然人们消费音乐的量并没有减少,但整个音乐市场已经极度萎缩,从产值上讲简直不能叫一个产业。

  摇滚乐也是如此,因为产值小,评论体系消失了,原先摇旗呐喊的乐评人们如今成了被人讥笑的职业。颜峻、张晓舟等人纷纷转行,曾几何时,他们其实是青少年们青春期躁动的引路人啊。而评论体系的消失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江湖的意思淡了,圈子若没有了,创作水平一定会下降。而后起之秀想要脱颖而出,不像以前有各色人等提携帮助,他们只能靠积累票房。

  好的方面呢,也很奇怪。此时此刻的中国摇滚乐,可能是继魔岩三杰之后产值最大的时候。北京的各大Livehouse风起云涌;音乐节虽有赔钱的,但若是摩登天空和迷笛音乐学校办的,基本都是赚;国内有几个商业上比较顶尖的摇滚歌手,一年赚下的银子说出来也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,比如谢天笑与摩登天空的签约费每年就在百万以上,新晋冒出来的郝云也是这样。标志性人物崔健老师最近几年也终于靠演出赚到钱了。许巍、汪峰产值更高,只是他们现在已经跟摇滚圈没关系了。

 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未来整个音乐行业的产值可能还会继续减少,但摇滚乐在其中所占比例一定会增加。

 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,是中国摇滚乐的初创岁月,那个时候人们把摇滚乐作为了解西方、打破文化壁垒的一个手段。我叫它崔健时代。

  90年代中前期,魔岩文化进军内地,唐朝、黑豹、魔岩三杰创造了一批经典之作。我管它叫魔岩时代。

  2000年前后的几年间,摇滚乐的票房惨淡,但是北京有了五道口的嚎叫、有了忙蜂、有了莱茵河声场、有了豪运酒吧。而更重要的是,那时候中国摇滚乐评论是最强大的时候,那时候的摇滚乐是个时髦的、知识分子的东西,虽然没有票房,但是有江湖地位,被媒体和知识分子们尊重。因为颜峻极力推崇舌头、NO乐队等一批又穷又狠的外省青年,常以“死磕”呼之并以穷为荣,我们可以叫它死磕时代。

  后来颜峻等人撤了,摇滚乐被人忘了几年。这期间,外省进京的摇滚青年们无所适从,其中一些人开始在创作上转型。2005年迷笛音乐节第一次盈利,我们可以叫它音乐节时代。

  2008年至今,当年迷笛音乐学校附近的那批外省青年的影响力逐渐在消退。城里的孩子们开始唱一些软绵绵但真心好听的歌。没人帮他们,能帮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,还有那些买票看演出的观众,我叫它Livehouse时期。

  以上是我理解的中国摇滚乐极简史。搞清楚这个脉络,我们后面将要说到的人物、事件就有地方放。再说起什么人,只要说他是“某一拨”的就好了。在这个专栏我想说说北京摇滚圈正在发生的一些事,或者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杰作。有些事情不被记录下来就像没发生过一样,余学也浅,歌以咏志。


原文:邓又一

 
 
 
 
相关新闻
Relevant news
 
 
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唱片设计 | 唱片包装设计 | 音乐专辑设计 | CD设计 | EP设计 | 打榜碟设计